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生工作 学工快讯(备用) 正文

【实践正青春】建设法治乡村,助推乡村振兴

编辑:王虹圆 时间:2019-07-21点击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基本要求,是开展全民普法工作的重要支撑。为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的法治要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赴芜湖响水涧村法治文化建设调研团队于7月7日至7月10日奔赴响水涧村进行为期四天的调研活动通过派发问卷、采访村民、村干部等方式,深入了解响水涧村法治文化建设。

把握大势内外兼修,打造法治农村新特色

在对村干部的访谈中,响水涧村党委书记向队员们强调了法治建设首先要做到内外兼修,对内以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对外积极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内外兼修,促进农村法治建设特色化、高效化开展。

作为芜湖市乡村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重点建设农村之一,响水涧村紧扣全面深化改革主线,跟随国家法治建设脚步,围绕法治建设总目标,坚持以法治保障改革、以改革促进法治,积极探索创新“大部制”改革并与法治农村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群众办理各类事务3000多件,调处矛盾纠纷70余起,老百姓各项的平均办结时间缩短0.7个工作日,有效推动了政府职能科学、权责法定、公开公正、廉洁高效,群众对政府满意度明显提升,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只有通过服务才能让村民感受到法治氛围的重要性。

转变观念点面互动,建立法治农村新标准

在与响水涧村村主任的交流中,他向队员们深刻阐述了点面互动的新法治建设标准。响水涧村村委会在自主治理过程中牢固树立“大综治大调解”的新型法治观念,扩展到全村网格化管理这个面,点面互动,织牢全村法治建设保障网。

他指出为方便群众来访,调处矛盾纠纷,响水涧村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等资源,突出司法所的法律援助和司法调解功能,以综治信息化、数据化的模式,高规格建立“中心”领导架构、高标准配备“中心”工作人员、高效率整合“中心”工作资源,设立了法律援助站、法律服务站、人民调解室等办公场所,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初步形成“大综治大调解”的工作格局,为响水涧村法治建设的平稳性、长远性提供动力。

锐意进取纵横结合,彰显法治农村新面貌

在响水涧村法治文化宣传栏中,队员们发现响水涧村采取纵横结合的交叉式法治建设模式。在横向上坚持学法法守法用法的法治建设思路,在横向上持续推进民主自治,纵横结合,全力构造法治新农村。

为全面规范村内行政行为,进一步提升村干部法治意识,响水涧村积极探索,引导、组织村干部向书本学法、向实践学法、向专家学法,同时做到法治建设重心下移、阵地前移,形成全村上下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风貌。此外,响水涧村通过民主选举成立了村民委员会,并指导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修订村规民约,充分调动村干部和村民的法治建设的积极性,畅通民意诉求渠道。

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村法治建设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地调研响水涧村法治建设特点与成效,可见我国农村法治建设持续稳定发展,未来可期。(文/胡文婷 图/张月 张涛)



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法学院  邮政编码:241000

常用电话:https://law.ahnu.edu.cn/xygk1/cydh.htm

邮箱:ahsdfxy@163.com    传真:0553-5910629

Copyright © 2019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自2016年9月1日起,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