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凝练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9月10日,“实务专家进课堂”活动在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法学院113教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韩瀚博士主持,特邀芜湖市弋江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一级检察官杨阳检察官主讲。2024级法律(法学)专业全体研究生和其他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开始,韩翰对杨阳检察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杨阳结合自身14年检察工作经验,开篇便点明刑事公诉案件与普通法律谈判的本质区别,同时指出此类案件在认罪认罚量刑协商、被害人赔偿调解等方面仍存在谈判空间,并从事前准备、注意事项、谈判策略三大维度展开讲解。首先“准备为王”,核心在于对事实、双方利益及法律的精准掌握。以故意伤害案为例,详述如何引入社区人民调解员,弥合被告人与被害人在赔偿金额、付款方式上的分歧,最终促成谅解并建议法庭判处缓刑,生动展现利益分析在实务中的应用。关于“注意事项”,结合实务案例,提醒学子未来从事法律工作需坚守边界感,与司法人员沟通应在工作时间、场所围绕案件本身展开,避免通过非正规途径干扰办案。关于“谈判策略”,分析了进攻型、协作型、解决问题型三种常见策略在刑事案件中的适用场景。此外,她特别提到第三方介入的价值,如人民调解员既能为双方提供“台阶”,其主持签订的调解协议还具备法律保障效力。

现场互动环节气氛热烈。针对学子提出的“环境资源类模拟法庭中被告人不认罪时的独立辩护方法”,杨阳建议聚焦动摇控方证据体系,从主观明知、因果关系、情节严重程度等构成要件拆解指控,避免画地为牢。此外,她还结合自身经历,就法院、检察院岗位差异与职业发展给出务实建议,引发学子共鸣。
此次讲座为实务专家进课堂活动呈现了精彩的一课,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实务专家进课堂”系列活动将持续开展,后续将邀请更多领域法律实务专家,助力学子提升专业能力与职业认知。(图\文 韩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