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法学院:立德树人“面心实” ,思政教育“零距离”

编辑:储梦凡 终审:赵红时间:2017-01-11点击数: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法学院坚持心中有爱的教育理念,以“四修教育”工程为抓手,在开展分类化、个性化、全员化、过程化教育上积极探索,开展“面心实”活动,提升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面对面教育引导,做好教育分类化

探索年级大会、辅导员例会、主题班会“三会”合一协同教育体系。切实贯彻“一把手”工程,院党政领导轮流担任各年级大会主讲人,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当前主要任务,开展主题鲜明的年级大会。院党委书记马广见面向13级学生主讲毕业生就业暨安全工作专题,院长彭凤莲主讲14级本科生学业规划及安全教育,做好教育的分类分层,增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获得一致好评。每周定期召开辅导员例会,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紧密结合当前学校、学院工作重点,结合学院特色和学生情况,有计划、有步骤、有条理地部署安排学生工作。辅导员根据班情学情,结合“四修”教育,围绕修德明辨、修智勤学、修行笃实、修身养性,重点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多样的主题班会,严格落实学校、学院工作要求,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党委书记马广见、院长彭凤莲出席年级大会

邀请学术名家、实务专家(法官、检察官、律师)、校友等 “面对面”系列活动,举办法苑讲坛、公管论坛、校友论坛20余期,指导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思考、积极规划,强化思想引领、专业引领。

        (学术名家讲学 )                         (实务专家讲学

 

心贴心沟通交流,加强指导个性化

继续推进教师接待日制度,答疑解惑300余人次,不断推进学院领导、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强个性化,努力实现学生指导和服务引领上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个体的思想与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接待日)

加强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法学院辅导站2016年累计开展团体辅导557(人次)、个体辅导43(人次),心理讲座惠及293(人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2次。结合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与实践育人,面向法苑学子深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疏导及时性,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程化、全员化,不断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积极面对困难挫折的决心与勇气,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优良品格和健康心理。                          

重视朋辈交流与沟通,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探索寝室民主生活会,加强寝室内部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温馨、友爱互助的寝室氛围,开展“寻找最美宿舍、最好室友”活动,评选文明宿舍31间。积极举办新老生交流会,搭建学生跨年级交流的桥梁,发挥优秀学长学姐的引领作用,让思想政治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新老生交流会

 

实打实关爱帮扶,促进服务全员化

重点关注五特学生,做好暖学、暖冬、暖春系列资助育人工作,实现资助育人全覆盖,不遗漏、不忽视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积极沟通联系校友、企业,双方达成合作意向,促成铭诚奖助学金、国伦奖助学金、青云奖助学金、创晖奖助学金、零二经法助学金的设立与颁发,每年惠及学生98名,惠及金额达123000元。

              (铭诚、创晖、青云奖助学金及零二经法助学金颁发)

发挥教师党员的作用,实行就业结对帮扶,教师党员积极为毕业生推荐就业岗位,指导毕业生求职应聘。学院用实际行动关爱慰问考研学生、备战司法考试学生,在炎炎酷暑、烈烈寒冬为其送去经济上的问候和精神上的关怀。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鼓励支持学生党员把“两学一做”学习心得体会落实到实践当中去,做好学生公寓党员、学生干部示范岗、责任区建设,引导学生党员主动帮助身边的同学,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示范、凝心聚力作用。                    

                  (考研慰问、 司法考试专车接送,考研突破百人大关

 

肩并肩共进成长,育人实效过程化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心中有爱的教学理念,体现在陪伴学生学习生活、引导学生发展成长的点点滴滴中,体现在肩并肩一起奋斗的时光里。三个课堂联动培养,将服务和育人贯穿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重视第一课堂,加强学风建设,营造勤学乐学氛围。开展学院首届优秀课堂笔记评比活动,激励学生认真听课、学习和思考,扭转上课低头玩手机现象;开展法学、公管读书会50余期,院长赠书鼓励,引导学生爱阅读、勤思考、善言表;悉心指导学生参加校内有关专业学科竞赛,组织参加3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各级各类培育项目,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2项和校级36项、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培育项目立项34项。           

        (优秀课堂笔记评选)             (公共管理系读书报告会)

 

丰富二三课堂,打造品牌活动,塑造鲜活友爱集体。学院层面,以特色品牌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热情,以骄人成绩增强归属感与自豪感。着力打造“未来律师辩论赛”“江淮普法行”“模拟法庭”等学生特色品牌活动,获安徽省第四届未来律师辩论赛特等奖(冠军),1人获本赛季唯一“最佳辩手”称号;获第一届华东高校法庭辩论赛三等奖;获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获校优秀重点团队一等奖1项,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1项;学院在校运会上第4次蝉联甲组男子、女子团体冠军,校第8届新生才艺大赛一等奖1项,校第9届校园歌手大赛金奖1项;院学生会获评2015-2016学年优秀学生会称号。班级层面,加强班风舍风建设,建设团结奋进、温馨友爱、具有鲜活生命力的集体。争创十佳班集体,获校十佳班集体1个,获2个校优秀团支部,评选5个院级优秀班集体。辅导员队伍也与学生肩并肩共成长,在校第六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法学院辅导员队伍包揽一、二、三等奖,学院荣获优胜杯。

           

获安徽省第四届未来律师辩论赛特等奖)    (法苑学子校运动会上四连冠

                                            

          (获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优胜杯、就业先进单位、十佳班集体)

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内容、更新工作载体。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我们始终坚守,不忘初心,奋力前行!

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法学院  邮政编码:241000

常用电话:https://law.ahnu.edu.cn/xygk1/cydh.htm

邮箱:ahsdfxy@163.com    传真:0553-5910629

Copyright © 2019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自2016年9月1日起,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