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师资队伍 师资简介 正文

刘冠合

编辑:彭鹏 时间:2025-10-29点击数:

刘冠合,男,法学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民商法学、数据法学。邮箱:1960845211@qq.com

一、教育背景

12021.09-2025.06,东南大学   博士

22018.09-2020.06,黑龙江大学 硕士

32013.09-2017.06,皖南医学院 学士

二、学术论文

1)《Justification of Social Egg Freezing and RegulatoryResponse: China's Law and Practice》,《Bioethical InquirySSCI2025Issue.4, Vol.22

2)《Legal barriers and reflections on the use of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by single women in China》,《African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HealthSSCI),2025Issue.8, Vol.29

3《个人信息同意撤回权之“任意性”辨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CSSCI2025年第5期;

4)《人类增强技术的必要限度及其立法回应》,《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24年第5期;

5)《机会的衡量:社会性冻卵的合理性辩护》,《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24年第1期;

6《受教育权的“人格尊严”价值核心及其保护》,《中国教育法制评论》CSSCI2023年第2辑;

7《时空、主体与生产:“数字媒介”异化的三重维度》,《理论月刊》CSSCI扩展版)2023年第12期;

8)《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多维风险与立法规制——〈民法典〉的人格权视阈关照》,《科技与法律(中英文)》CSSCI扩展版)2021年第4期,该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9)《代孕子女亲子关系认定:标准检讨与规则重构——基于〈民法典〉第1073条的规范考察》,《湖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

10)《论公民受教育权的人格权法保护路径》,《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

11)《民法典视阈下遗产酌分请求权的立法阐释与规范价值》,载《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

12)《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ommon Temporal Norms of Chinese-Russian Probate Succession System——Institutional Considerations Based on Legislation of the Civil Codes》,《российско-Китайскоеправо》,20214);

13)《人体试验受试者身体权的伦理省思与立法回应》,《医学与哲学》(北大核心)2020年第17期;

14)《中俄遗嘱继承制度若干问题比较研究——以我国《民法典·继承编》编纂为视角》,《上合组织年度法治报告》2020年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5)《医疗信息化语境下患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与伦理思考》,《医学与法学》2019年第4期。

三、学术著作

参编:《新区治理法治化的理论探索与江北实践创新》,中国法制出版社2022年版

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题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的理解与适用研究”(20VHJ011),子课题第1参与人,结项;

2国家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姓名权的新兴权益保障功能与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9FFXB072),第1参与人,结项;

3)四川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中国卫生法学会科研项目:社会性冻卵的风险阐释及其法律规制问题研究(项目编号:YF24-Q31),主持人,在研;

4)中国法学会项目据不当利用犯罪的认定规则研究”项目编号:CLS2024C10),第2参与人,结项;

5)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人格权重大疑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0SJZDA091),第2参与人,优秀结项;

6)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高新技术对生命伦理的挑战及其法律应对”(项目编号:19FXB038),第3参与人,优秀结项;

7)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知识产权国际法治与涉外法治互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YJA820029),第4参与人,在研;

(8)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生命科技发展对生命伦理的挑战及其立法规制”(项目编号:YF19-Z01),第1参与人,结项;

9)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重点项目:“医疗技术发展视角下身体权的法哲学研究”(项目编号:YJSCX2019-027HLJU),主持人,优秀结项。

四、获奖情况

12025年东南大学法学院优秀毕业生;

22024年东南大学校级三好研究生;

32024年东南大学“致邦基金”奖励;

42023年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52023年“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62024年首届江苏省研究生交叉法学学术创新论坛二等奖;

72025年安徽省案例法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82021年江苏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92024年广西卫生法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102022年第二届全国科技伦理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112022年浙江省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下一篇:王义德

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法学院  邮政编码:241000

常用电话:https://law.ahnu.edu.cn/xygk1/cydh.htm

邮箱:ahsdfxy@163.com    传真:0553-5910629

Copyright © 2019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自2016年9月1日起,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