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我院青年法学社的白马普法团队冒雨来到石硊中小学,开展第十八期普法活动。尽管下着大雨,微凉的春风让成员们裹紧了衣衫,但恶劣的天气依旧没能阻挡住普法的步伐,团队如期踏上了普法的路途!
中学一组在组长董丽军的带领下,队员们准时到达目的地——石硊中学。这次的宣讲主题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旨在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进一步了解未成年的犯罪种类以及产生原因。首先,主讲人王璐璐以案说法,以贴近同学们生活的视角,阐述了侵犯隐私,群架以及其它暴力行为及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同时,她也和同学们积极互动,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对相应场合下的应对措施。例如“遇到高年级同学敲诈勒索,该怎么办?”同学们纷纷发表看法,答案很多,如逃跑、报警、告诉老师、告诉家长。主讲人对其一一进行分析,并引导同学向更为科学的路径思考。接下来,主讲人董丽军从未成年人犯罪产生原因分析,从内部到外部,从微观到宏观,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理解,以及如何做到有效预防。最后,是同学们颇为期待的小游戏环节,游戏环节负责人刘玲玲,精心策划,将猜数字与法律知识答题结合起来。同学们的反响十分热烈,有增长知识感,也有代答题成功的喜悦感。宣讲活动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小学二组方面进行以“辨识犯罪,阳光成长”为主题的法制课堂教育。主讲人金一丹通过将几种常见的犯罪行为两两分组的形式讲解类似易混淆的罪名,以期使小学生们能简单辨别出这几种犯罪行为的异同。首先,她以抢劫罪和盗窃罪为一组,简要介绍各自含义以及预防抢劫、盗窃的方法,再和学生们进行比较,引导学生逐步挖掘出两者之间的不同。接着,她又以诈骗罪和拐卖儿童罪为一组,通过多组真实案例再现了各自犯罪过程,极大地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引起学生连连唏嘘,感叹生命可贵,必须好好保护自己的安全。整个过程中,主讲人都穿插多组形象生动的漫画进行讲解,并且注重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小学第三组的成员带着精心准备的普法内容,想要给同学们带去一场记忆深刻的以“儿童拐卖的防范”为主题的普法课程。我国儿童拐卖的寻回率一直很低,要想从源头上改变这一现状,就是要让孩子们从小就提高安全意识,让那些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因此,小组选择这一主题,为防止儿童被拐卖做出一点努力,让儿童生活在美好的天空下!在课上,两位普法团队的小老师胡雅倩和陈静都使用了微视频的方式,让同学们深刻的感受到儿童拐卖会给一个家庭带来的伤害。同时,也通过讲述人贩子拐卖儿童的手段、拐卖人口的原因等方面的内容,让同学们对拐卖儿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历次普法,各小组在普法主题和普法内容选择方面都精心挑选和认真揣摩,将普法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紧密结合。这其中的付出与努力是团队成员对于这些天真无邪的小朋友们的真情关怀和热切期望,也正因为如此,一次次普法的每一个细枝末节中都流露出暖暖的温度。普法无怨,奉献无悔,愿法治阳光能通过我们一言一行,为中小学生带去光明。(图文/胡婷 储玉泰 邓瑞 郭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