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尚庆,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11月19日出生,安徽省宣城市人。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点负责人。
学习经历:
1982年至1986年在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0年至1993年在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读研究生,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6年至1997年在武汉大学法学院作国内访问学者;
1997年参加武汉大学主办的“当代国际社会与国际法”高级研讨班学习;
2001年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国际经济法》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
2004年至2005年在日本神户大学法学院作国外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86年7月至2006年12月,先后在安徽师范大学马列主义教研部、经济法政学院、政法学院任教;
1992年被安徽师范大学聘为讲师;
1995年被选为安徽师范大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1995年被选为安徽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1997年被安徽师范大学聘为副教授;
2000年被安徽师范大学任命为安徽铭诚律师事务所主任;
2006年11月至2006年10月,在芜湖市人民检察院挂职副检察长。
兼任安徽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总干事长、芜湖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曾经被评为安徽师范大学优秀党员、安徽师范大学学科建设重要岗位教师,荣获安徽师范大学教学“优秀一等奖”。
科研论文:
1、论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法学杂志,2015年第5期;
2、析非法行医罪中的“医生执业资格”,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年第6期;
3、对制售假药行为行政处罚的适用,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年第12期;
4、论交通肇事罪中的责任认定,法学杂志,2014第10期;
5、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法律性质分析,法学杂志,2013年第11期;
6、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救济途径,法学杂志,2013第7期;
7、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行政可诉性,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8、论“两个基本”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中国诉讼法判解第6卷,2008年5月;
9、疑罪不诉的法源论,中国检察官,2008年第4期;
10、略论避税的法律性质,芜湖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
11、论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立法,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2、论外商投资企业的避税及其对策,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13、美国宪政体制稳定的第一基石——麦迪逊的社会利益多元体制,湖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导读》,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主持课题:
1、2014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为视角(在研);
2、2014年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研课题,高等院校与实务部门共同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机制研究(在研);
3、2001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安徽省税收流失及其法律对策研究(已完成);
4、2000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避税的法律对策研究(已完成)。
参与课题:
1、2008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安徽省高校权力监督与腐败预防研究(已完成);
2、2007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疑罪不诉的证据问题研究(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