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师生风采 正文

“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法学院2022年就业创业先进典型事迹

编辑:芮雪 预审:张玉新 终审:赵红时间:2022-04-12点击数:

为树立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新导向,在校园营造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引导更多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参军入伍,报效祖国,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为社会发展、祖国建设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人才,我院特评选出法学院2022年就业创业先进典型。

基层就业大学生

张楠楠,男,中共党员,1996年6月生,安徽合肥人,法学院2015级法学专业本科生,现在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就读研究生。曾任青年法学社会长、班级宣传委员,现为安徽师范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即将前往四川省松潘中学进行扶贫支教。曾获安徽师范大学第五届“爱暖师大”十佳青年志愿者、校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以及校院奖学金若干次,曾带领青年法学社获评“2017安徽首届十大法治人物”并作为唯一学生代表前往安徽电视台参加颁奖典礼。

为什么要去西部支教?一颗志愿支教的初心。他出生在农村,在村小学接受了最初的教育。村小学教师缺乏,只能教授语文数学。后来,他转学到县城的小学读书。两相对比,高下立现。城镇小学老师见多识广,不仅教授课本知识还拓展大量课外知识。同时,城镇小学还开设英语、自然、音乐甚至计算机课,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正是这样的亲身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农村教育和城镇教育的差距与农村的知识储备和思想意识的落后。所以,他想要去西部支教,把知识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为了西部支教,我做了什么?一种铁肩责任的担当。大一时,赭麓菁英团校的思想启蒙,把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深深扎根到他的思想之中。后来的党课,更是奠定了他全部的思想基础。胸怀理想、练就本领、勇于担当是新时代青年奋斗青春的必修,更是他又红又专的磨刀石。在青年法学社从做理事时的积极主动,到部长时的精心组织,再到会长时的全面统筹,每一不同的身份承担不同的任务,但却毅然决然,从不逃避。西部的孩子们缺乏开眼看外界的启蒙,而他愿意担当起这份责任,把自己的学识见识传递给他们,把自己党员先锋的思想素质传播给他们,为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西部支教,我做了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说道“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而他在西部扶贫支教也是践行新时代的“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他在扶贫支教中坚定文化自信,传播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西部的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同时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强调,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作为法科生,在师大的教育中掌握的法律知识和在青年法学社丰富的普法实践,也助益于西部法治教育。

 

基层就业大学生

程姚,女,中共党员,1996年8月生,安徽合肥人,法学院2015级法学专业本科生,曾任法学院学生会办公室文档管理委员、班级素质认证委员、组织委员,现为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即将前往四川省普格中学进行扶贫支教。曾获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品学兼优毕业生、校优秀毕业生、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等荣誉称号,以及国家励志奖学金、大益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若干次。

支教的萌芽:走出去与走回来。走出去:她生长于乡村,民风淳朴,邻里善良。她家境贫寒,三岁起跟着奶奶生活,物质极度匮乏,不能温饱倒不算什么,可教育资源的匮乏一直困扰着她。在村里小学,老师不仅一堂课要分身,更是一人同时担任语文数学体育音乐…她深深感到上不完没人教的无奈。永远记得老师的话“好好学习走出去”。走回来:当她终于考上大学实现了走出去的目标时,她却发现她是为数不多的幸运者,是同辈间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因为除了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还有父母对教育的态度,更大的问题是:没有人教他们怎么学习,他们也很少想到学习的意义。当她站在更广阔的天空下,她不再想能飞得多高,而是她能扎根基层做点什么,能给像她一样的人们带去点什么。于是她高中时便在日记中立下了理想“终有一天,我可以用我的知识去给大山里孩子带去快乐,我可以用我所学的技能走遍每个温暖的地方。”走回来,回到那些与家乡一样迫切需要志愿服务的地方。

追光逐热:做力所能及的事。人可以贫穷但不能思想匮乏,自身的三观是首要的。她在大学四年不断地交流与学习中,最终成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形成了服务奉献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只是第一步,志愿服务还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身体素质。她便始终勤学慎思,积极锻炼。她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是用成绩去竞争什么,只是为了能更好地追寻自己的信仰。最后,志愿服务方面,在校内,她先后参与了法学院壹心白马普法,无偿献血,成为芜湖市博物馆志愿者、大益爱心茶室志愿者、食品协会光盘行动计划志愿者,加入清洁型动校园志愿服务活动、青法社江淮普法行活动等。在校外,她参与通过网络与贫困山区学生写信活动,合肥市肥西县团委抗洪救灾活动,加入了甘肃甘露西部爱心公益社支教组织,进行了支教和后期帮扶。她始终认为志愿服务就是做力所能及的事。


军营大学生战士

叶永康,男,汉族,1998年9月生,安徽滁州人,法学院2020级法学专业本科生。2018年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第一机动总队某机动支队,服役期间先后被表彰为“爱警习武好战士”,“优秀义务兵”,支队嘉奖。参与过宁夏固原驻训、武警部队“卫士-2019·机动”跨区实兵对抗演习、“使命2020”实兵对抗演习,营门武装应急备勤任务等重大军事任务。退伍复学后继续发光发热,连续两年担任新生助训教官。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参军入伍,保家卫国是每个人的梦想。2018年大一结束后,叶永康决心参军入伍。要去就去最艰苦的部队,于是他选择了西部战区某武警机动部队。从秀美江城到黄土高坡,从幽静平和到摸爬滚打,从张扬个性到令行禁止。从南到北,从幽静平和到摸爬滚打,从张扬个性到令行禁止。理想与现实发生了剧烈的碰撞,面对这种种的不适应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用积极的心态去还击。于是在四个月魔鬼般的新兵连生活中,按耐住对大学自由生活的怀念,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军人,选择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在新兵连结束时被表彰为“爱警习武好战士。”

光荣在于平凡,艰苦在于漫长。在军营里学到了“铁心向党,生为战胜。一息尚存,绝不后退”的七把刺刀精神。2019年5月,在宁夏固原驻训时,他顶着压力坚持训练,不断突破自我。在实战演习中,编入突击分队,。一次又一次向蓝军阵地发起冲锋。始终坚持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军人即使倒下,也要倒在冲锋的路上。2019年12月被选调至营区营门担任武装备勤任务。在一个月的备勤任务中,每天要穿着厚重的防弹衣,晚上睡觉时也是穿着迷彩服。随时准备处置突发事件。2019年12月被表彰为“优秀义务兵”并记支队嘉奖一次。

成绩已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奋进。退伍复学以后,叶永康顺利转到法学专业学习,在2020-2021学年度获校三等奖学金。同时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连续两年担任军训助训教官,并被表彰为“优秀助训教官”。担任安徽师范大学2021年春季廉洁征兵监督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班级里担任团小组组长,服务同学,发光发热。

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法学院  邮政编码:241000

常用电话:https://law.ahnu.edu.cn/xygk1/cydh.htm

邮箱:ahsdfxy@163.com    传真:0553-5910629

Copyright © 2019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自2016年9月1日起,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