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大学生护航行动计划”,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法学院以“行动起来,共促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开展2025年“10·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同步整合队伍建设、宣传引导、班级实践、朋辈互助、师生联动等多元育人举措,构建“学院引领、班级落实、全员参与”的立体化心育体系,为学生健康成长筑牢心理根基。


骨干筑基: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心育工作根基。法学院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通过分层培训构建“辅导员+学生骨干”的双轨支撑体系。11月13日,学院开展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能力培训,围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开展专题研讨,提升辅导员精准帮扶能力;10月20日,举办“10·25”心理健康月学生骨干心理培训会,特邀2023级社会工作专业心理委员王悦为2024级、2025级心理委员分享经验。培训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与典型案例,系统阐释心理委员角色认知、职责内涵,传授倾听共情、需求识别等核心技巧,同时分享自我调适经验,有效提升了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为学院心理健康工作高质量开展筑牢人才支撑。


宣传聚力:创新活动载体,营造全员心育氛围。学院以主题宣传日为抓手,搭建全方位、沉浸式的心理关怀平台。10月22日中午,法学院学生会学习部于赭山校区食堂门口举办“10·25”心理健康教育月主题宣传活动,设置“语递心声,爱伴同程”和“请与我击掌”两大互动环节。同学们将美好心愿与真挚感悟倾注于心愿便利贴,以创意手印画重叠传递温暖与支持,新颖的形式打破了情感表达的壁垒,现场氛围温馨热烈。活动不仅帮助学生深化自我认知、掌握情绪调节方法,更在全院范围内营造了“关注心理、关爱自我、关怀他人”的浓厚氛围,为和谐学院建设注入新动能。


班级深耕:立足专业特色,激活基层育人活力。学院通过引导各班级结合专业特点与学生成长需求,开展精准化、个性化的心理健康实践活动,让心育工作扎根基层。2024级法学一班举办心理健康主题观影交流会,通过集体观看《男孩、鼹鼠、狐狸和马》,引导学生在角色陪伴与哲理对话中理解“寻求帮助并非放弃”的真谛,小组评析环节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共鸣;2025级法学一班创新开展主题班会,将法学专业特色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摒弃单向宣讲模式,通过互动环节拉近同学距离,会后建立“心理能量补给站”,搭建长期分享支持平台;2025级社会学一班以“情绪觉察与互助”为核心,开展情绪交换盲盒、集体接画等趣味活动,同学们在“飞出烦恼、接力创作”中释放压力、建立连接,切实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协同育人:深化师生联动,厚植和谐育人生态。法学院以特色活动为纽带,推动师生双向互动,构建和谐共融的育人氛围。11月12日,举办第五届师生趣味运动会,设置拔河、趣味保龄球、颠球过绳等兼具竞技性与协作性的项目,党委书记张师帅、党委副书记张玉新等领导老师与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师生在协作拼搏中释放压力、增进情谊,以体育精神厚植集体归属感,让心理健康教育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落地生根。这种“亦师亦友、协同成长”的互动模式,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更将心理关怀融入日常,为心育工作注入了持久活力。

本次“10·25”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紧密围绕“队伍建设、宣传引导、班级实践、朋辈互助、师生协同”五大维度,深化“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心育实践,学院“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未来,法学院将推动心理育人融入法治人才培养全链条,以品牌化服务、专业化支撑、长效化机制筑牢心理防线,为构建校园心理健康防护体系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