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科研动态 正文

赭津实务讲坛第七期“法律职业的挑战与应对”成功举办

编辑:赵悦 预审:陈银珠 终审:张师帅时间:2025-10-14点击数:

10月13日下午,“赭津实务讲坛”第七期在赭山校区模拟法庭成功举办。本次讲坛以“法律职业的挑战与应对”为主题,法学院2016级校友、安徽金鸿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志宏主任担任主讲人,法学院汪维才教授,邓劲松、陆在春副教授担任与谈人,副院长陈银珠担任主持人,百余名学子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马志宏结合自身职业历程,剖析了法律新人初入职场的迷茫。迷茫期亦是积累期,“再小的案件也要脚踏实地,每一次法律咨询的回复、每一份法律文书的撰写,都是专业素养的沉淀。”同时,当前律师行业不仅面临同行间的专业竞争,还需应对法律咨询公司等机构的市场挤压。案源拓展、收费边界把握、客户黏性维系等,皆是律师必须直面的现实考题。

随后,邓劲松以“辛酸与坚持”为关键词,分享了法律职场的成长逻辑:“任何职业的开端都是艰苦的,但肯干、肯坚持者,终能在行业中站稳脚跟。”他鼓励同学们以积极心态直面初期的挫折,将其转化为成长的养分。

陆在春聚焦“热爱”与“自律”两个关键词。对法律的持久热忱是穿越迷茫的核心引擎,“吃透行业特质,对标优秀法律人,持续自我加压;把每一次检索、每一份合同都当成打磨专业颗粒度的机会,让能力成为职场通行的硬通货。”

活动最后,陈银珠与汪维才从职业规划与能力培养层面,为学子们指明方向。他们提出三大核心建议:一是做好职业规划以及刻苦学习,法律知识更新迅速,持续学习是职场常青的基础;二是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做人要培养服务意识与利他思想,做事要锤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学问要兼具学术研究与跨领域知识整合的能力”;三是保持积极性与主动性,勇于尝试、敢于试错,在实践中培养独特优势,让实践能力成为职场的“加分项”。

本次讲坛通过校友实务经验与理论指导的碰撞,为学子们搭建了从校园到职场的认知桥梁。参与学子纷纷表示,讲坛不仅厘清了法律职业的挑战与机遇,更让他们对“德法兼修·知行合一”的院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未来将以更清晰的规划、更扎实的行动,在法律职场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图/杨慧 文/吴冰雪)

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法学院  邮政编码:241000

常用电话:https://law.ahnu.edu.cn/xygk1/cydh.htm

邮箱:ahsdfxy@163.com    传真:0553-5910629

Copyright © 2019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自2016年9月1日起,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