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科研动态 正文

法学课堂走进律所:聚焦企业刑事风险防控与电子数据取证规范

编辑:赵悦 预审:陈银珠 终审:郭泽强时间:2025-04-03点击数:

为助力新时代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深度融合,2025年4月2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以下简称“安师大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专题法学课程在北京盈科(芜湖)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盈科芜湖律所”)VIP会议室开课。此次课程应安师大法学院奚玮教授邀请,由盈科芜湖律所管委会副主任武学谦律师、信息网络犯罪辩护部主任关轶男律师携手授课,分别围绕“企业刑事风险防控”与“电子数据取证规范”两大前沿课题展开深度解析教学。安师大法学院部分硕士研究生及在盈科芜湖律所实习的本科生参加课程学习。

企业刑事风险防控:从风险识别到全流程管理

课程伊始,武学谦律师以中兴通讯、滴滴公司等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剖析了在数字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面临的刑事风险。武律师指出,企业刑事风险防控不仅关乎传统的企业管理,更是一项企业治理的系统工程。他提出“五步走”路径:第一步,结合企业实际形成有针对性的风险清单;第二步,制定并发布企业行为准则;第三步,设立高层级的独立负责机构;第四步构建包含预防、识别、应对和监督的风险管理机制;第五步,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并不断改进。武律师强调只有通过建立全流程、立体化的刑事风险防控体系,企业才能在面对数字经济时代日益复杂的监管环境时,降低刑事法律风险。这一系统方案为在座学子们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建设思路

电子数据取证:严谨流程保障证据能力

紧接着,关轶男律师结合《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电子数据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电子数据取证规则》等规范性文件,系统解析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要求,并强调“取证主体与程序合法”是核心。通过深度剖析孙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取证主体和提取方法不符合法律规定、魏某非法经营案取证程序瑕疵等典型案例,关律师指出了主体不符、程序瑕疵、鉴真不能等实务中常见问题。针对合法性审查,关律师提炼出一份具有实务操作价值的审查清单:主体合规、程序规范、形式完备。即要求取证人员应当严格遵循“双人操作+全程录像+第三方见证”的取证流程。此外,关律师特别指出:在初查中通过任意性调查方式收集的电子数据具有证据能力,并不意味着在初查中可以采取强制性调查措施来收集电子数据,也不意味着初查中采取强制性调查措施收集的电子数据具有证据能力。

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的智慧碰撞

在互动交流环节,参训学子围绕课程内容展开了深入探讨,结合所学法学理论与实际应用展开交流。有研究生同学提出:“武律师的‘五步法’不仅拓宽了我们对企业刑事风险防控的认识,也为我们的未来法律实务生涯提供了宝贵借鉴”。实习本科生同学们感慨:“关律师提到的取证细节,让我深刻理解了‘程序合法决定证据命运’的实务逻辑”。

本次专题课以案例教学、法条对照与互动答疑为主要形式,为学生成功搭建了“理论-实务-政策”的三维学习框架。课程不仅突破了传统法学教学模式,有助于研究生课堂创新发展,更为培养数字经济时代的法治人才探索了新路径。

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法学院  邮政编码:241000

常用电话:https://law.ahnu.edu.cn/xygk1/cydh.htm

邮箱:ahsdfxy@163.com    传真:0553-5910629

Copyright © 2019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自2016年9月1日起,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