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法学院法律史学系列读书会(第11期)在学院316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读书会分享的书目是瞿同祖先生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书会由李晓婧老师主持,法学院逯子新、马路两位老师担任评议嘉宾。法律史方向的研究生及有志于法史研究的本科生参与了本次读书分享交流会。

读书会伊始,2023级法律硕士王家乐从家族关系展开,进而论述了父权对子孙的生杀权问题。接着,2023级法律史学专业研究生陈玲贤从各阶层的礼法规定、儒家视野下等级观的合理性及等级制度“和”理想幻灭的原因三部分为大家作出读书分享。之后,2024级法律史学专业研究生夏紫怡从巫术与宗教、儒法思想等视角提出了法律与社会文化、思想观的问题。随后,老师们分别进行简要点评,在场同学也针对自己的读书思考进行交流讨论。

在点评与总结环节,马路老师表示不同学术视角的学术交流能够带来新的解释与惊喜,师生间思维方式的碰撞会为大家带来新启发。逯子新老师谈论了法史学研究中对于元朝历史的忽略,以及父权家长权应分开理解,权利的变化要根据群体的不同进行研究。最后,李晓婧老师强调了学科视角的重要性,同时指出本书的学术研究方法为法律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范式,并对本次读书会作出了总结。

本次读书会不仅深化了师生对瞿同祖学术思想的理解,更激发了关于传统法律文化现代价值的思考。不仅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更为法律史研究注入新活力。(图\文 夏紫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