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凝练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10月15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实务专家进课堂”第五期活动在法学院113教室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韩瀚博士主持,特邀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辛本华律师担任主讲人,为在场同学带来一场兼具实务深度与职业启发的精彩分享。


辛本华律师以“一位传统父亲的泣血心声——‘为了两个孩子,我不愿意承认和自己无关的事,更不想留下案底’”开篇,瞬间将现场带入案件情境。他按照“靠近迷雾—公司之谜—罪名之谜—检察官之‘厉’—证据之辩—尘埃落定”的逻辑脉络,层层剖析案件细节。辛本华结合自身办理的典型案例展开讲解,该案例围绕“二手钢琴象牙键片涉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展开。他借案例强调,办理此类涉及国内法、国际公约(如《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小众案件,需精准把握法律适用与证据细节,“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正确的辩护方向能极大影响案件走向。

活动最后,辛本华与在场同学展开互动,解答职业规划相关疑问,并表示可通过后续交流为同学们提供更多指导。辛本华结合自身经验与上海律师行业环境,为地方高校学生未来赴一线城市执业提供建议。他指出学生需重点提升三项核心能力:一是法律检索与研究能力,应对海量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二是法律文书写作能力,熟练撰写取保候审申请书、法律意见书、合同等文书;三是实务操作能力,通过实习积累实战经验。同时,他鼓励学生拓宽知识视野,避免仅局限于教材,提前规划职业路径,重视“小众法律领域”的发展机会,在细分赛道建立竞争力。
韩瀚对本次分享进行总结,强调实务经验对法学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将理论知识与实务案例结合,为未来职业发展夯实基础。本次“实务专家进课堂”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冷门罪名的辩护思路,更明晰了职业能力提升方向,获得在场师生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