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转载如下:
257份访谈资料,3581份调查问卷,100万字的调研汇总,这是安徽师范大学新时代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育团队在过去实践中所积累的成果。他们深入中国的七省十市,调研乡村数字教育的发展现状,探究数字化教育的推广在农村教育系统的价值体现与实际意义。
从乡村回到乡村,在基层探究数字化教育现状
“我在疫情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网课,甚至不知道可以直播上课。平时父母外出打工,家里也没有手机电脑来供我查阅资料”。回想起调研初衷,团队队长2021级社会学专业的梅露谈到,自己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深知农村孩子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如今梅露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乡村,作为师大学子她希望能用所学专业知识为家乡教育、农村教育贡献一份力量。于是,她便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组建了“新时代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育”团队。
团队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安徽、江西、河北等七省展开调研,在全国范围内发放调查问卷。并通过实地走访和电话访谈等形式了解情况,对样本量进行收集汇总。“我们的调研主体主要包括城乡中小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样本的范围和数量较大,获得的一手资料十分宝贵。”团队指导老师之一蔡志鹏介绍。
“一块屏幕”搭建城乡“弥沟”桥梁
“数字化教育极大地扩充了教学内容,相比传统的板书和课本而言,PPT形式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来自农村学校的姜老师称赞道。但是在乡村接受教育改革红利的同时,仍存在很多现实问题。
随着调研的深入,团队成员看到了数字技术对于乡村孩子的意义,一方面他们深刻感受到农村学生对数字教育的渴望与期待,通过直播的屏幕,向屏幕另一方先进的多媒体应用、丰富的数字课堂形式投去羡慕的目光。另一方面,亦存在孩子们因监督不到位而沉迷电子游戏的现象。但在团队成员采访城市数字化教育使用者时了解到,大多数城市学校和各个家庭都配有一整套的学习工具,孩子使用设备的时间也有严格的限制。在家校协同的正确引导下,他们可以娴熟地运用电子信息设备查询学习资料,并极大减少了沉迷网络游戏的概率。
指导老师仇凤仙认为,“调研是发现问题的起步,作为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解决问题的意识”。团队成员认为相较于城镇,乡村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还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与更加健全的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介入,帮助他们正确使用数字化产品,进而培养数字化教育素养。基于此,团队成员2023年暑假在安徽省芜湖市二坝镇乡村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乡村儿童数字素养能力培育小组教育活动,效果显著,“我们团队成员后期将继续深入乡村开展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帮助乡村家庭和儿童提升数字素养能力。”
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脚踏实地凝微光
“该建议书内容对于进一步提升我镇数字化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数字教育教师队伍、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合肥市杨庙镇人民政府对该项目团队撰写的《发挥落实主体作用,推动乡村数字教育“弥沟增效”》建议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也在对获取的样本进行整理与分析,他们结合专业所学、查找相关文献,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乡村数字教育建设滞后、农村数字教育人才缺乏等方面进行深刻剖析,最终形成了这份赋能乡村数字教育的建议书。目前该建议书已得到安徽省合肥市杨庙镇政府、安徽省滁州市第八中学等单位的采纳。其中,建议书中所呈现的数据分析、合理化建议也为相关部门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撑与思路。
心怀山海,步履不停。为了让研究更扎实、让数据更准确、让建议更普适,团队成员仍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精进的专业知识,脚踏泥土、走访调研、寻找答案。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安徽师范大学新时代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育团队的这一调研行动充分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践行者行走在祖国大地上,为亿万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贡献力量。
编辑:陈亮
原报道阅读链接:【安徽日报客户端】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547/969088.html?is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