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策略法学大讲堂第三十六期“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几点思考”专题讲座在赭山校区法学院行政楼214教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特别邀请到华东政法大学原校长、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文明史研究院院长何勤华教授担任主讲人,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银珠担任主持人,法学院教师李晓婧、王宇松、逯子新担任与谈人,法学院师生代表参加。


讲座中,何勤华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范畴”、“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内涵”、“中华法律文化与中华法系”、“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法律文化”四个方面展开讲解。首先,从中华法律文化三层次及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含义进行展开,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范畴。其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成文法典传统、律条注疏、对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尊老爱幼恤废怜疾、讼与追求无讼五个内涵作出详细讲解。第三,关于中华法律文化与中华法系。中华法律文化孕育了中华法系,而中华法系传播并发扬光大了中华法律文化。新时代需要弘扬关于法的认识、民为邦本、缘法而治、尊老爱幼、刑无等级、德主刑辅、以和为贵、明德慎罚、宽严相济、法因时而变的十大中华优秀法律文化。
在与谈环节,逯子新指出何老师将历史知识片段用完整框架梳理,展现深厚学术功底;并且在治学和为人处世上,对学术争议持包容态度,坦然接纳学生质疑,这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值得大家学习。李晓婧认为何老师讲课脉络和逻辑思路清晰,框架新颖,内容丰富,并表达对何老师的感谢与敬意。


最后陈银珠进行总结。何老师通过中西、古今比较视角,阐释中华法律文化的内涵,展现出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素养。继承和弘扬中华法律文化对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策略法学大讲堂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师生们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法律学术探讨,推动法学学科发展;而且提升了法律老师和学生对传统法律文化的认知,对于培养综合法律素养,为法律行业培育兼具传统智慧与现代法治精神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