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下午,中国刑法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刑法研讨会在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法学院515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北京盈科(芜湖)律师事务所协办,法学院院长郭泽强主持,华东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魏昌东教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叶良芳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江溯研究员、西北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付玉明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郭旨龙教授担任主讲人,法学院师生代表及实务界代表出席此次会议。

魏昌东教授以《中国刑法学自主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觉醒》为题,阐述了中国刑法学有学术无话语、有学术话语而无自主话语的现状,进一步提出了刑法学自主话语体系建设的关系论,包括当代话语与历史话语的关系、中国话语与世界话语的关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的关系,最后阐明刑法学自主话语体系建设的本体论,对刑法学自主话语体系建什么,建设的标准以及如何进行建设进一步探讨。

叶良芳教授从与国家发展相契合、回应中国法治实践及文化自信和理论创新等角度表明建构中国刑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时代必要性,详细阐述了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维度,包括理论自主性、实践导向性和文化主体性三个方面,最后提出了中国刑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实现路径和挑战,从方法论创新、学科体系整合和提升国家话语权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

江溯研究员对中国刑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背景和现状进行分析,表明现在我国刑法自主知识体系的缺失,对外国理论的依赖性以及刑法的本土性,阐明了刑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自主性和体系性两大特征,提出了自主知识体系的四大要素,包括概念、学说、体系和话语,最后提出中国刑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路径,立足中国立场,保持开放心态,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付玉明教授在研讨会中表明了中国刑法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思想核心与育人目标,阐述了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现实背景和必要性,报告主要聚焦于构建知识体系的两对关系,对内与对外关系、法律的普遍性和本土性的关系,最后从中国的问题意识、理论体系建设的可操作性与合理性、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表明构建刑法自主知识体系的具体要求。

郭旨龙教授在研讨会中表明了对建构中国刑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自信心,从引进和解释阶段,引进并改良阶段及直接建构独特理论阶段三个阶段对中国刑法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中国刑法的独特发展路径并对中国刑法自主知识体系的未来进行展望。

在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就“从中国古典法律文化或传统法律体系中寻找构建中国刑法自主知识体系的路径与方法”“构建中国刑法自主知识体系时,是应统一观点认识还是允许百花齐放”“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的关系中话语体系的导向性内容”“帮信罪的口袋化问题、明知的认定难题”“法哲学与刑法理论的关系问题”及“常识常情常理判断与司法判决冲突问题”予以请教,各主讲专家均一一详细解答。
在总结环节,陈银珠副院长反思了刑法学中的推倒重来的观念,国外的理论是资源而非评价标准,常识常情常理在中国刑法自主知识体系中具有特殊价值等方面阐述了学习体会。
会议最后,在郭泽强院长的提议下,五位主讲专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及感悟,以一人一句话的形式送给在场同学们宝贵的人生箴言。本次会议在各位老师的寄语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