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成伯清教授主讲法学学科创设九十五周年暨法学院建院十周年系列讲座第八期

编辑:陈银珠 预审:高永周 终审:赵红时间:2022-12-18点击数:

(本网讯 文、图/朱红月)安徽师范大学法学学科创设九十五周年暨法学院建院十周年系列纪念讲座于20221214日在线上举行。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成伯清教授应邀作了题为《作为情感机器的互联网》云端讲座,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周振杰教授主持,方青教授等200多名多师生在线上同步听讲。

讲座伊始,成伯清教授指出我们处在一个大智移云区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们当今社会的基本运作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何应对?成教授从情感社会学的角度关心人的感觉以及人的命运发展问题切入,对互联网认知从工具到伴侣、从访问到沉浸、从现实到虚拟、从自发到算法、从社交到社恐、从信息交流到情感机器等方面分析了当下互联网的角色转变。他认为认为互联网得以迅猛发展的社会条件源于越来越原子化的社会和情感淡漠的“无缘社会”。成伯清教授认为现代社会个体内在价值的失守和社会系统的演变是情感操纵的内外条件,而商业化、个体化和医学化的情感解析方式则是造成当代社会个体和群体情感问题的肇因和实质。最后成教授告诫我们在网络时代,我们人类心灵和社会性情深受互联网秩序影响,互联网可能创造出一个相似性的自恋圈层,分割成为形形色色的圈子和派系,网络的巴尔干化,在社会认同普遍出现危机的状态状态下,全球化的部落化现实性,我们需要对此保持足够的反思和警惕。

成伯清教授指出我们对于未来也不必过于悲观,可以积极发挥互联网社会建构正向功能,从而形成网络的去组织化,去中心化、去等级化,最终构建网络理性与电子乡村共同体。最后,成老师希望我们年轻同学们要慎重思考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索引之源,我们既需要与云共舞,也要保持清醒的现实感。

在交流讨论环节,成教授针对网络交往是否比现实来往更具情感性、网络上重现于类似文艺复兴的畅想、核酸乱象的网络评议和怨恨情绪以及背德倾向的CP视频中存在的道德焦虑问题一一详细回答。

周振杰教授在最后的总结中认为作为大法学学科,社会学与法学一样都对社会现实保持足够的敏感性,成伯清教授通过互联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态沉浸与个体、群体的情感互塑过程分析,揭示了互联网与社会现实的折射关系,并对互联未来的情感塑造形式提出乐观的期待,体现了学者的社会情怀与价值使命并对社会现实予以积极回应!此次讲座拓展了同学们学术视野,促进了广大同学对社互联网的认知和理解,有利于同学获知学科发展前沿,厚植人文情怀。

据悉,2023年是安徽师范大学法学学科创设九十五周年,也是法学院创建十周年。19288月,省立安徽大学在安庆创建时,就设有文法学院,院内设立中国文学系、教育学系、政治经济学系与法律系。1929年,学校将文法学院分为文学院和法学院,法学院设经济、法律、政治三系。之后,又扩充文、法、理三院各系,法学院设法律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个办学历程,学校于20131月撤销政法学院建制,单独设置了法学院。目前,法学院设有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四个本科专业,法学、社会学、政治学三个一级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和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交叉博士点。为纪念法学学科创设九十五周年与建院十周年,法学院邀请1949年毕业于我校(国立安徽大学)法律系的金平先生题写了院名,并筹划了系列学术活动,由法学院主办,安徽承义(芜湖)律师事务所、北京盈科(芜湖)律师事务所、江苏开衡律师事务所协办的系列讲座就是其中之一。

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法学院  邮政编码:241000

常用电话:https://law.ahnu.edu.cn/xygk1/cydh.htm

邮箱:ahsdfxy@163.com    传真:0553-5910629

Copyright © 2019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自2016年9月1日起,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