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教学动态 正文

思政课教师培训专题报道——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宋俭教授作专题报告

编辑:陈孔祥 时间:2011-08-07点击数:

8月5日下午,全国优秀教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宋俭教授应邀给学员作题为“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近世思想史背景”的专题报告。报告由安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章征科教授主持。

宋教授认为,学科建设对于课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它主要表现在学理支撑、方法论支撑和队伍支撑等三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支撑是学理支撑。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关键就在于学理支撑不足。对于“纲要”课程而言,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设立,就是为其提供学理支撑的。

宋教授认为,“纲要”课程主要是围绕“一个主题”、“两大历史任务”、“三个历史过程”、“四件大事”、“五个选择”等方面展开的。其中,“五个选择”是关键和核心。

宋教授的报告以中国近世思想史为背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学理探讨。他认为,思政课、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意识形态,也是学理,只有赋予其坚实的学理基础,才能彰显其科学性。

宋教授以中国近世思想发展史为线索,全面、深刻、细致地剖析了“西学东渐”的历程。他认为,“中国化”正是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中国化”不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独有话语,而是“五四”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个流行词汇,是中国近世思想史上的传统和特征。到晚清之末,“以夏变夷”仍然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界的普遍现象。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泥沙俱下的西方文化中,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赋予西方文化以中国式的话语表达方式,“中国化”成为流行话语。

马克思主义就是在中国近世思想史的背景下传入中国的,因而,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反应,也应该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的工具和方法。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化”的思考,不仅受到“以夏变夷”思想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五四”时期“中国化”思潮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者——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是理论,而是工具和方法,他强调要“有的放矢”,从中国实际出发,到马克思主义那里寻找工具和方法;要创造式的马克思主义,不要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经过延安整风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共识,毛泽东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

报告结束后,宋教授与学员进行了交流,解答了学员在“纲要”课教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问题上的困惑。

宋教授的整场报告史料翔实,学理丰厚,逻辑清晰,分析透彻,引人深思,对学员加深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史背景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

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法学院  邮政编码:241000

常用电话:https://law.ahnu.edu.cn/xygk1/cydh.htm

邮箱:ahsdfxy@163.com    传真:0553-5910629

Copyright © 2019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自2016年9月1日起,您是第 位访问者!